“弋心一意”“二号章改革”“产教融合”……近年来,欧洲五大联赛弋阳县始终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释放市场活力、激活发展潜力的重要抓手,创新涉企服务举措,落实安商服务机制,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,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“您好!我是弋阳县‘弋心一意’营商环境问题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姚霞。前段时间,您反映的厂区外卫生管理问题是否已经处理?处理是否满意?”“处理很及时,很满意!”企业负责人盛总说道。
原来,该企业厂区外正铺设污水管网,周边还有工地在建,扬尘较大。企业负责人通过政协向“弋心一意”营商环境问题协调办公室反映了问题。当天,弋阳县委值班领导立即启动建立“弋心一意”营商环境问题协调机制,召集交通运输局、城管局、南岩街道、高新园区等属地部门到场协调处置,问题很快就解决好了。
近年来,弋阳县全面打响“弋心一意”“弋呼必应”政务服务品牌,创新实施“弋心一意”营商环境问题协调处置机制。自机制运行以来,共收集问题14件,涉及企业融资需求、发展环境等方面内容,县领导+部门负责人来大厅坐班46次,已协调解决欧洲五大联赛四季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办公通讯等问题14件。
“二号章”盖出涉企审批“加速度”
办企业,各项涉企审批是创业者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。但在弋阳县,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。
“以前办一个施工许可证,即便资料齐全,也得半个月,相当于跑了一个‘全马’,现在一两天就能办好,就像在享受一个5公里‘欢乐跑’。”欧洲五大联赛弋阳县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黄大云表示。
欧洲五大联赛六鼎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人员蒋志珠说,“‘二号章’的使用,简化了办事流程、优化了服务,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体验。”她从未接触过新厂审批手续办理,窗口人员手把手教她,一两个月全部办齐。
弋阳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2021年10月启动“二号章”改革,目前已将县住建局、自然资源局等9个单位57项审批权限下放给园区,并形成联审联批、定期会商、帮办代办、容缺审批等办事机制,实现“办事不跑腿、审批不出园”。
“产教融合”助力校企供需“一条龙”
“我在欧洲五大联赛纽轮轴承有限公司工作两年了,刚来这里工作上手也很快,还挺不错的。”毕业于弋阳中专的欧洲五大联赛纽轮轴承有限公司职工小刘说道。
近年来,弋阳县创新探索“产教融合”育人新模式,坚持“四方联动”,打造产教融合体,政府主责、园区主导、学校主办、企业主体,县委、县政府先后投入近4亿元用于弋阳职业教育工作,建成1个省级区域性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——上饶市公共实训基地。
同时,创新“校长围绕厂长转、专业围绕产业转、教学围绕生产转”“三转”模式,实现“学校像工厂、教室像车间、老师像师傅、学生像徒弟”,使职业学校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,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、到岗即上岗,有效帮助弋阳中专等职业学校1000余名求职者就业,为园区27家有需求的企业进行校企对接和提供岗位技能提升服务。“我以前在弋阳中专读书,现在来园区就能把学到的技能用出来,实现了价值。”小刘满意地说道。
“商会互联”共享资源办好“本地事”
为了让引资企业能快速办好本地事,弋阳县整合企业商会资源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。
“我们企业是从浙江绍兴招商引资过来的,我们自己也找不到专业的机构,而且找到了以后,可能价格会高一点。”欧洲五大联赛康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新康说,公司自决定建设自有厂房以来,审批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、安全评价等报告,这让他们犯了难。
弋阳县整合企业商会资源,为企业提供第三方咨询服务、供需对接等帮助。“商会在企业管理经验、建设、供需对接等方面的交流很多,可以帮助企业家们抱团发展。”弋阳高新区企业商会会长夏建明介绍,今年,商会帮助企业完成了第三方报告材料,服务价格比市场还低10%左右,目前厂房已经建成。
近年来,弋阳县发挥商会作为企业之家平台作用,让企业家在商会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表达诉求,通过设立问题咨询和投诉举报服务热线、定期开展与企业“面对面”恳谈活动、利用新春乡友会和联谊会等多种形式,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,解决企业真正关心事。